法治陕西
07-16
法治头条陕西讯(□宋宾扬 作者 王志航)时值盛夏,骄阳似火,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的田野间,玉米等秋作物正处在需水关键期。然而,部分灌溉渠因常年使用出现渗漏、淤积,水流难以顺畅抵达田间,让不少农户犯了愁。为解群众燃眉之急,保障农作物“喝上及时水”,马庄街道迅速行动,全面启动灌溉渠维修整治工作,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筑牢农业灌溉“生命线”。
科学规划,高效施工。马庄街道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。此次维修工程主要针对损坏严重的渠段进行修复,包括清除渠道内的淤泥、杂物,修复破损的渠壁和渠底,更换老化的涵管等。在施工过程中,为了尽量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,施工团队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,提高施工效率。在短短数周内,已完成了多条灌溉渠的主体修复工作,让水流能够顺利流淌到田间地头。
多方协作,保障推进。维修灌溉渠是一项系统工程,马庄街道构建"三级联动"机制:对上积极对接区级水利、财政部门,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与政策倾斜,为工程实施筑牢资源保障;对内统筹调配抗旱级高强度水龙带等关键物资,通过科学调度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;对下依托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建立“支部引领+党员带头+群众参与”工作模式,有效化解土地协调、临时用水等施工难题。同时创新实施“质量共管”机制,邀请村民代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,确保每一项施工环节都符合标准,让群众放心。
长效管护,巩固成果。“修渠只是第一步,管好护好才能长久发挥作用。”马庄街道表示。为避免“修了又坏、坏了再修”的循环,街道同步建立灌溉渠长效管护机制,每段渠道明确1名管护员,负责日常巡查、清理杂物;每月组织一次集中维护,及时处理小修小补;设立举报电话,鼓励群众监督破坏灌溉设施的行为。此外,还向村民宣传灌溉设施保护知识,引导大家共同参与管护,让一条条灌溉渠真正成为保障农业丰收的“常青渠”。
此次灌溉渠维修工作,是马庄街道践行“为民办实事”理念的生动体现。随着灌溉渠的逐步修复,全街道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,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,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下一步,马庄街道将继续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。
来源:马庄街道
责编:王芳玲
编审:杨海卿
免责声明:本文由该单位授权转发,归属权归原创单位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