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头条
02-24
近日,北京银保监局对中信银行开出一张超两千万元的“天价”罚单。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,中信银行涉及十九项违法违规事实均与信贷业务有关,其中不少为涉房信贷。
违规事项↓↓↓
从处罚公告可知,处罚案由包括以下19项违规事项:
1、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;
2、受托支付不符合监管规定;
3、信托消费贷款业务开展不审慎;
4、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股权投资;
5、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入房地产开发公司;
6、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;
7、非真实转让不良信贷资产;
8、未对融资人交易材料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审查,资金被用于缴纳土地竞买保证金;
9、违规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性质融资;
10、签署抽屉协议互投涉房信贷资产腾挪信贷规模;
11、卖出回购信贷资产收益权,实现信贷规模阶段性出表;
12、理财资金违规投向未上市房地产企业股权;
13、理财资金被挪用于支付土地出让价款;
14、违规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;
15、并购贷款真实性审核不足,借款人变相用于置换项目公司缴纳的土地出让价款;
16、协助合作机构签署抽屉协议,规避相关监管规定;
17、理财资金实际用于置换项目前期股东支付的土地出让金;
18、违规为房地产企业支付土地购置费用提供融资;
19、违规向四证不全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。
针对上述违法违规事实,北京银保监局依据《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》第三十九条、《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》第四十二条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》第二十一条、第四十六条,责令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改正,并给予合计202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。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0年2月20日。
多次被罚
这并不是中信银行近年来收到的唯一一张大额罚单。
2019年8月09日,银保监会网站当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,中信银行因存在未按规定提供报表且逾期未改正、错报、漏报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等十三项违法违规事实,被没收违法所得33.6677万元,罚款2190万元,合计2223.6677万元;
同年8月3日,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因“个人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违规核保”,被重罚400万元。同时,多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罚。
2018年12月7日,中信银行也曾被罚2280万元。根据罚单信息,该行存在的违法行主要包括理财资金违规缴纳土地款;自有资金融资违规缴纳土地款;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承诺;本行信贷资金为理财产品提供融资等。
据中信银行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,2019年度,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75.84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79%;利润总额565.45亿元,比上年增长4.08%;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80.15亿元,比上年增长7.87%。
此外,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末,该行不良贷款率1.65%,比上年末下降0.12个百分点; 拨备覆盖率175.25%,比上年末上升17.27个百分点;资产总额67,481.08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11.23%。
来源:北京银保监局
(编审:陈龙 责编:白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