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法治头条 立即下载

靠绿色发展“蝶变”的石梯村

法治昆明头条号

05-19

  五月的云南德宏边境,处处生机勃勃,瓜果飘香,守护在这美丽边疆的移民管理警察,用脚步丈量着平安,用行动守护着绿水青山,注定成为幸福美丽新边疆的见证者、参与者。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,记者走进位于中缅边境的德宏州盈江县石梯村,探访警民携手守护绿水青山背后的故事。

  见证“村在林中、人在画中”美丽新石梯

  站在石梯村口的观景台远眺,群山中百鸟争鸣,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与大片坚果、咖啡、竹林、景颇族民居交相辉映,松林叠翠的山梁上,排列着一排排黄褐色木架瓦房,屋脊两端是美丽硕大的犀鸟造型,眼前浮现出一幅“村在林中,人在画中”的美丽山水画。

云南省盈江县石梯村.jpg

云南省盈江县石梯村

  石梯村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太平镇,是一个以“直过民族”景颇族、傈僳族为主的自然村,曾是南方古“丝绸之路”出境的重要通道,因商队为通行在陡峭山崖上开凿阶梯而得名。由于地处我国唯一的伊洛瓦底江水系热带和亚热带区域,石梯村森林覆盖率达90%以上,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、鸟类最集中的地区之一,有鸟类400多种,国内仅有的五种犀鸟、林雕鸮及灰孔雀雉等珍稀鸟类均分布于该区域,被誉为“活着的鸟类博物馆”,被观鸟人称为“中国犀鸟谷”和“观鸟圣地”。

中国犀鸟谷(尹以祜 摄).jpg

中国犀鸟谷(尹以祜 摄)

  上世纪70-80年代,石梯村由于地处偏远地区,山高路远,晴通雨阻,货物运输只能靠人背马驮,经济基础薄弱,贫困程度深。为了生存,村民曾一度以靠山吃山、刀耕火种的粗放方式开荒生产生活。如今,通过社会各界的帮扶和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,石梯村一举摘掉了贫困帽,老旧的竹子茅草房换成了别具民族特色的崭新吊脚楼,水、电、路、网进村入户,文化广场、活动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,摩托车、汽车、手机进入普通村民家。2019年石梯村被生态环境部、中央文明办评为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十佳公众参与典型案例、云南省“旅游扶贫示范村”。

“石梯护鸟队”

  警民携手守护边境线上绿水青山

  “大家都不要吃野味,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要及时向派出所报告。”“这些鸟儿是我们身边的小精灵、好朋友。如果没有鸟,谁还会到石梯来,没人来我们收入就会减少,所以我们要保护好……”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芒允边境派出所民警用深入开展“双语”法治宣传,不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,对于淳朴的群众来说,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教育方式更容易被接受。

  2021年,在芒允边境派出所的推动下,围绕“沿边党建+生态石梯”打造警民共建示范村,并成立由移民管理警察、护林员、村社干、“鸟导游”等组成的“石梯护鸟队”,坚持构建生态文明、打击非法狩猎、开展法治宣传、巡逻防范、强边固防、爱鸟护鸟等相结合,共同守护边境线上的绿水青山。

“石梯护鸟队”巡逻踏查

  “曾经有人潜入石梯捕鸟,结果被村民们主动扭送到派出所依法处理。”石梯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排忠华介绍,过去靠山吃山、刀耕火种。如今,山还是那片山,但石梯人已经不同往日,从过去的“打鸟、捕鸟人”蜕变为现在的“爱鸟、护鸟人”,人人都是“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”。

  来自石梯村的芒允边境派出所辅警李糯相,也是“石梯护鸟队”成员,他每月至少有十天到石梯开展边境踏查、巡逻走访、禁毒宣传。他表示:“这里是我的家,我更有责任保护好这里的一鸟一木,守住绿水青山,让乡亲们赚到‘金山银山’。”

  “以‘绿’生‘金’,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,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。”这是移民管理警察和当地群众共同的心声。通过深入宣传发动,芒允边境派出所近年来收到群众主动上交的猎枪12支,警民联手救助白鹭、蜂猴、巨松鼠、蛇雕、风头鹰等各类野生保护动物17只。

  背靠绿水青山 手握金山银山

  解决“保护”和“发展”的矛盾,一直是推进生物多样性建设保护工作的核心。记者发现,守护家园的石梯村人之所以发自内心地支持生物多样性建设和保护,不仅仅是为了守护一方美丽的家园。在石梯,生态致富路更是让一个个家庭尝到了甜头,看到了奔头。

  “过去我们去芒允赶集得走上一天,中间还得在亲戚家借宿,几年前修好水泥路,骑上摩托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集市。”家住石梯村的木何糯高兴地介绍,今年政府还修建了7条“产业路”,连通坚果、咖啡、荔枝地,太方便了,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滋润了。

  “有些村民家里养了蜜蜂,因常有鸟儿‘光顾’,他们就用护栏围住,以吓退为主,生怕伤着鸟儿。”德宏州发改委派驻石梯村第一书记张健说,在石梯,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是一句空话。石梯村目前有农家客栈24间,40多个鸟类观测点,这两年因为疫情,村民没了观鸟带来的经济收入,村民们期待早日重启“观鸟”旅游。

  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最难能可贵的是,盈江县在发展生态“观鸟”旅游的同时,一直坚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贯穿始终,着力做好“生态+”文章,鼓励引导村民发展“林木+林旅+林下”绿色立体循环经济,并把石梯村列为全县乡村振兴重点进行打造,不断为石梯“生态致富路”夯实基础。

  “砍树人变护林人,狩猎人变护鸟人,贫困人变鸟导游,贫困村变旅游村。”这就是石梯村探索出的生态发展理念。村民们深知,守护好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绿水青山,生态致富的小康路必定会越走越宽。(通讯员肖林、黄吉)

来源:德宏边境管理支队

  (编审:李玉辉 责编:张永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