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法治头条 立即下载

陕西咸阳秦都检察院:履职尽责强保障,共筑未成年人成长 “防护网”

法治陕西

04-22

法治头条陕西讯□高艳琪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,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既是家事,也是国事。秦都区人民检察院始终贯彻“预防就是保护,惩治也是挽救”的理念,立足检察职能,通过统筹推进“四大检察”综合履职,从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等方面,全面保护未成年人成长,织密未成年人“保护网”,以检察之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
打造专业团队,筑牢司法服务坚强基底

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。充分发挥女干警细致、温柔、耐心的优势,建立了“独立机构+专门办案组+专门人员”的“秦都朝阳”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,由1名女检察官、1名女检察官助理和2名书记员组成,专职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。因地制宜打造以精准帮教、情感宣泄、沙盘游戏为一体的未检专门办案工作区,推动未检工作专业化、规范化。自未检办成立以来,先后被授予“集体三等功”“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”“全市检察工作亮点品牌”“创先争优树模”先进集体、秦都区“三八红旗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

打击保护并重,高效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

坚持教育、感化、挽救方针,一体落实“保护、教育、管束”各项措施,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,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,三年来,共依法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25件30人;提前介入未成年人案件19件。坚持“最有利于未成年人”的原则,为5名未成年被害人免费提供心理测评、心理疏导,对33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,发放司法救助金9.9万元。

深化融合履职,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

出台《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实施方案(试行)》,通过综合运用刑事、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检察职能,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多维度平衡发展。围绕涉及未成年人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、活动场所和设施安全、校园周边治安和交通秩序等公共问题,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件,磋商结案3件,发出诉前《检察建议书》8份。聘请12名“守护少年”未检公益诉讼观察员,强化“未检+公益诉讼”探索实践,反馈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条。延伸诉后帮教,引入社工、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化力量,开展帮教50余次,帮助24名犯错未成年人纠偏改错、迷途知返,1人顺利考入大学。

强化法治教育,助推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

坚持以监护侵害和监护缺失的干预为重点,积极开展监护人责任落实监督工作。三年来,共发出《督促监护令》12份,家庭教育指导令16份,有力促进“甩手家长”依法带娃。以师生家长高度关注的校园欺凌、防范性侵等热点为主题,组织普法讲座50余次,重点针对未成年人涉盗窃、故意伤害、聚众斗殴等开展预防犯罪教育30余次,受教育学生已逾5万人。其中《法治·青春·成长》获评全省检察机关“法治进校园”精品网课。

坚持凝聚合力,全力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

保持与公安机关、妇联、民政部门、关工委、团委等单位的直线联通,创新实践试点,签订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护工作机制的意见》《秦都区关于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细则》等4项协议,在案件线索共享和快速办理、困境儿童救助、心理咨询、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广泛建立合作机制。联合区妇联和关工委在秦都花苑社区建立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”,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前移至社区,进一步发挥协同作用。与共青团秦都区委、咸阳市青少年心理学会联合共同招募、培育司法社工12名,夯实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。

秦都区人民检察院将坚持用心、用情、用力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,进一步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从“好不好”向“更加好”发展的要求,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,既抓末端、治已病,更抓前端、治未病,以依法监督的“我管”,促职能部门的“都管”,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,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

来源:秦都检察院

责编:王芳玲

编审:杨海卿

免责声明:本文由该单位授权转发,归属权归原创单位所有。

360截图20250407152602023副本.png